2012年2月3日

柴燒竹節瓶----藝術始於模仿

這件柴燒竹節瓶1998年穴窯燒製,胎土中摻雜長石粒,仿日本信樂燒(日本六大古窯之一)

我於1995年中購得一批中古耐火磚, 便在空地上DIY造了一座小穴窯, 煙囪先是用白鐵做的. 第一窯燒到900℃就不升溫了, 熄火兩天後我拆開煙囪, 拓寬下方煙道. 次日繼續再燒, 升溫果然順暢, 十二個小時便燒到1250℃, 封窯後很開心地去過1996的農曆新年了 !
大約是年初二開窯吧, 許多坯體迎火面灰釉熔得很厚, 但背火面卻是像素燒的程度, 兩天後這些陶就從背面裂開(這是因坯體受熱不均). 有了這樣的成功經驗, 我把煙囪改成耐火磚, 燒窯時間延長至兩天兩夜, 為節省人力, 第一夜用瓦斯燃燒器預熱.
陸續燒出幾窯後, 我挑選滿意的陶作送到台北市長春路的"陶朋舍"販售, 店東曾先生(留日多年, 是出色的插花老師) 看到我拿出的第一件陶便說: "哇 ! 好像日本備前燒 !" (備前燒是日本六大古窯之一, 以柴燒馳名) 當時我努力想燒出"台灣陶", 所以曾先生的恭維反而讓我的心情跌到谷底, 也引起我尋找台灣原礦陶土的動機.
現在回想起來就覺得好笑, 我一直是陷在技術層面打轉, 畫虎不成反類犬 !  卻未悟到"文化素養"才是致勝關鍵.
我年輕時曾對書法下過一丁點小功夫, 歷代書論中有一付對聯最得我心:
    退筆如山未足珍
    讀書萬卷始通神
一是"知", 一是"行" , 知行合一才是王道 ! 我的盲點許多年後才覺悟.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