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9日

銅顏無際是鈞瓷 文/李杰穎‧圖/照窯

原文刊登於《探極雜誌》第4期

驢肝馬肺

鈞窯的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,一般認為鈞瓷始於唐代,盛行於宋代。鈞瓷的出現是受到唐代魯山窯等地生產的窯變花瓷的啟發,唐代的花瓷在當時廣為文人雅士所喜愛,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,當時的工匠已經能使用不同的釉料,燒出色彩豐富,猶如彩霞、浮雲、樹葉一般的彩斑。
雖然唐代花瓷能夠燒出漂亮的窯變釉,但是能夠燒製完美者,十分少見。真正能夠隨心所欲的掌控窯變,燒出理想的瓷器者,首推鈞窯,因此民間對鈞瓷有「入窯一色,出窯萬彩」的稱呼。
鈞窯屬於北方青瓷系統,特色在於它是一種獨特的藍色乳濁釉,釉含內含有少量的銅,因此不同於汝窯,鈞瓷的釉色呈現出青中帶紅的色調,其青色也不同於一般的青瓷,堪稱青瓷工藝的一大突破。
因為鈞瓷的釉料含有銅,工匠運用還原銅的原理,燒製出玫瑰紫、海棠紅、茄皮紫、雞血紅、葡萄紫、硃砂紅、蔥翠青、胭脂紅、火裡紅…等等不同的變化最難得的是還有通體紫紅色,凹陷處為醬褐色者,世稱「驢肝馬肺」。

銅顏無際

要在陶瓷器上顯現出「紅」色,一般來說有三種釉料來源:鐵紅(以氧化鐵為著色劑)、銅紅釉(以氧化銅為劑)以及近代以化學工程造就的紅彩料(利用中子撞擊而得色)。其中,高溫銅紅釉是最為困難者,,釉料中的銅的加入量、化學比例、溫度和時間等因素都對於成品的顏色十分重要,有任何偏差就無法達到所要的結果。根據考證,唐朝的湖南長沙窯是第一次在偶然中燒出高溫銅紅色,又山西交城窰亦傳有「白釉紅斑瓷器」,此外並無後繼者,可見得以銅為著色劑,對當時的工藝技術來說,是如何困難的挑戰。
然而,經過不斷的嘗試,宋代的工匠終於克服萬難,燒製出精采奪目的紅、紫釉色,其釉面並有不規則的流動狀細紋,後人稱之為「蚯蚓走泥紋」,成為鈞紅的一大特徵。宋時鈞紅有「驢肝馬肺」、「紅霞」、「玫瑰紫」及「海棠紅」等不同名稱,除了紅色以外,鈞瓷還有綠 藍 紫色等各種豐富飽滿的色彩。鈞瓷的出現改變了宋代以前以單一釉色(例如:青色、白色)的上釉法,轉變為多釉色的技術,創造了中國瓷器發展的里程碑。
在宋代工匠的基礎上,元代創燒了「釉裡紅」,由於這種紅色花紋位於瓷胎的上面,釉的裡邊,因此成為釉裡紅。不過元人的技術仍然不穩定,往往由於銅的含量或還原焰的控制不好,而產生發黑的現象。一直到清代雍正時期,關於釉裡紅的技術才算真正成熟。
明代的銅紅釉,最大的成就是「霽紅」,呈現出深厚滋潤感的鮮紅色,宣德時期的「宣紅」更是明代銅紅釉工藝技術的成熟表徵。到了清朝,銅紅的技術更為成熟,而有「郎窯紅」、「祭紅釉」、「寶石紅」...等等的技術,光彩奪目。宋代鈞窯以銅紅著色的技術,對後代的陶瓷工藝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。
再現窯變
除了光彩奪目的銅紅釉之外,窯變也是鈞窯瓷器的一大特色。鈞窯瓷器常發生窯變,除了釉的本色之外,還會出現其他顏色,這種窯變釉色正是鈞窯的珍貴之處。由於窯變釉色是燒製過程中自然形成,因此每一件均瓷的釉色都是獨一無二的,所以自古以來有「鈞窯無雙」、「鈞瓷一件,變化萬千」的說法。
窯變瓷器其實是中國著名的瓷器,例如宋代五大名窯的特色之一。不過回到歷史的真實,雖然窯變瓷器在藝術表現和收藏上有很高的價值,但是從官窯的立場來看,窯變導致燒出預期之外的驚人作品並非是好事情,因為若是皇帝、官府要求再做出那樣的作品,由於窯變本身是不確定性的產物,窯方往往沒有辦法重現,如此必然會受到降罪處分。因此,窯變很可能是件攸關性命的事情。
然而,藝術的精神之一就是向人力所不能及的事物挑戰,設法在確定性與不不確定性之間求取平衡,經過歷代的工匠不斷的嘗試,鈞瓷窯變的相關機制也慢慢的被發掘,從而使得後來的匠師們,得以更自由的運用窯變創造出巧奪天工的瓷器。

照窯鈞瓷

「照窯」的楊春生父子長期以來持續投入「鈞瓷」這項傳統工藝的研究,設法努力解破氧化銅發色的奧妙,燒出銅紅、青中帶紅等多種線條,釉面呈現鮮紅 翠綠 湛藍 深紫等色,顏色豐富、對比強烈卻又和諧交融,充滿韻律與節奏的趣味。
楊春生原本在裕隆汽車工作,因為個人興趣而投入陶瓷工藝的創作研究中,其間嘗試過鈞瓷、天目、柴燒陶...等等不同的創作題材。1993年間,楊春生使用日本瓷土、單掛銅釉為孩子燒出了一個糖果瓷罐。沒有想到這個作品在1996年台灣陶藝大展得到優選獎,被主辦單位典藏。頒獎典禮時孩子很好奇,糖果罐怎麼擺進櫥窗裡了?當年僅8歲的兒子楊淨,得知糖果罐不會再回家,還要求父親一定要再做一個給他。
後來楊春生逐漸偏重於天目茶碗的製作,孩子的糖果罐始終沒有再燒製出來。直到楊淨成年,傳承父親衣缽接續鈞釉的研究,進而發展出一系列豐富精采的鈞瓷作品。這個美麗的故事有了令人讚嘆的進行式結局!

傳承與挑戰

宋代五大名窯:汝、官、哥、定、鈞中,大部分在宋、元以後就中斷了,有的連古代窯址都找不到。鈞窯不但開啟了中國有色陶瓷的先河,而且還能不斷傳承至今,成為中國北方陶瓷藝術的種子庫。而在現代科學技術的輔助下,過去不能為人所控制的「窯變」,開始有許多自由自在的變化。
如何在傳統與現代、單純與多樣之間求取平衡,成了現代的鈞瓷創作者的挑戰。而「照窯」的楊春生父子,毫不猶豫的接下了這個課題,努力的為這些從唐宋以來傳承的工藝,創造新的里程碑。

2014年10月18日

照窯背板 〈浙江東陽展 〉


『台灣頂級工藝』 在浙江東陽參展「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」

展期:10.18~10.21

今天開幕


『台灣頂級工藝』入口


照窯展位



 楊淨與照窯


出國參展

今早和楊淨一起去杭州再轉東陽市,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覽會,10/23去廈門文博會,這兩檔都是落地招待,感謝主辦單位 ! 10/28 去重慶茶博會,11/4 返臺,希望這趟旅程平安順利,感恩老天的安排和親朋好友的關心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