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31日

學陶緣起--照窯二三事

        我是一個陶作者,被太太戲稱"做土水"(台語發音)。也對,做陶的確天天和土和水豁在一起難分難解。
        我做陶已經30年,從小就喜歡動腦解決問題,年輕時學過一點畫畫、書法、加上手巧,很自然就從事工藝類事業。會開始做陶,是因為1981年「國立歷史博物館」的一場"中日陶藝大展",我前前後後去參觀了好幾次,陶藝的多元性和寬廣的創作空間,令我深深著迷,有了學陶的想法。
        做陶要學手拉坏、配釉、燒窯三種基本功。當時到處打聽,結果台北有三位老師教陶,其中一位是師大吳讓農教授只教手拉坯,我隨他學了20小時相當於三個月時間。之後就開始自己摸索學習。
        因為無知,學陶過程中發生過很多趣事。我買了 一本"徐氏基金會出版社" 的 "陶瓷釉藥原料學" ,開始學著配釉。當時不知道陶土和釉藥原料在哪買,就到台北市天水路的化工原料行去找。一進門我便向店員開口要買"骨灰"(Bone ash 譯本上是這麼寫的),店員告訴我沒有賣"骨灰",但有賣"骨粉" 和"磷酸鈣",便宜的"骨粉"可用於飼料,價格最高的"天然磷酸鈣"是食品級而且不零售。
        那天我買了一整包25公斤的"天然磷酸鈣"。除了做為釉藥原料外,自己做饅頭和麵時,也會放入一些純白無味的"天然磷酸鈣"細粉,讓饅頭更營養。

*健康小常識:我們身體 的骨骼主要成分是"磷酸鈣", 腸道吸收鈣必須有相當量的磷配合,所以骨質酥鬆症的患者在用餐前必須先服用"磷片"。
單掛兔毫天目釉茶盞--2005年